主要完成人:周宏明    姜锐    陈亚绒    周晨    任明    林礼区    储军    马双兵    
成果简介及解决的教学问题

在新经济、新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问题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等特征,企业转型升级急需具备能解决现代工程问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毕业生应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但同时地方本科高校工科毕业生往往缺少“大工程观”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差。本成果通过实践教学改革,着重解决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深入探索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①实践教学体系不能满足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要求。传统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课外科技活动,学生受益面窄,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深度融合,存在课内、课外脱节的“两张皮”现象。

②实践教学平台条块分割、建设缺位。传统的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以课内实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为主,各平台自成体系,缺乏相互协同,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支撑不够,且实践资源缺少与区域产业对接的工程化元素,难以满足“大工程观”下机械类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③实践教学环境与实验手段建设滞后。现代工程问题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等特征,受场地、时间、设备、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实体实验教学大多以演示性或验证性实验为主,难以开展自主设计、综合创新和研究探索实验,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集成的“全景式”制造环境,缺少对复杂工程对象进行探索性研究的有效条件和手段。

针对上述问题,本成果以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机械类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主要在两个层面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是根据机械类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大工程观”教育思想为指导,提出了“跨学科、厚基础、重实践、强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人才目标定位,构建了项目驱动的五模块三阶段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层级递进的项目教学模式将能力培养融入到专业实践的全过程中;

二是按照能力培养的进阶式关系,建立了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科创平台为核心,实验平台、实习实训平台逐级推动,国际交流平台协同拓展的多维实践平台协同机制,开展工程化实践资源建设和虚拟实践环境建设,实施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本成果受益人数涉及 6 个专业 4 届学生共 1562 人。经过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显著增强,为地方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借鉴。

版权所有:温州大学机电学院 地址: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